意大利贵宾会-贵宾会官方网站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美丽丝路琼花——记全国劳动模范马丽琼
来源:水电三局 作者:李国欣 陈俊 时间:2025-04-29 字体:[ ] 分享:

“人生就是不断地与自己较劲。”从书香萦绕的文艺女青年到泥土尾随的工地“铁娘子”,从最初连国内出差都忐忑,到现在随时拎包就走的从容,从看不懂图纸的职场新人到独当一面的海外项目管理者,马丽琼走过二十余载风雨兼程的奋斗之路,跨越山海,实现了梦想之花如云似锦的绽放。

凭借着出色的业绩和卓越的贡献,马丽琼荣获了全国劳模殊荣。她的名字,成为了中国基建行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蜕变:敢于与自己较劲

马丽琼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人生就是不停地和自己较劲”。

2003年7月,学文科的马丽琼大学毕业后入职意大利贵宾会所属水电三局,她被分配到需要天天与合同数字、成本数字打交道的经营岗位。

第一次站在黄河公伯峡水电站工地的仓号前,面对密密麻麻的钢筋和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数字,马丽琼有些茫然。“是继续坚持,还是知难而退”,不服输的马丽琼选择了与自己较劲。

为了弄清楚每一个数据,马丽琼白天追着老师傅下工地,晚上就窝在宿舍里查资料、翻手册、啃教程,硬是把冷冰冰的工程类著作捂成了热乎乎的“枕边书”,也养成了“一个数字过三遍”的习惯。

参加工作20多年间,先后经历了公伯峡、苏只、柴家峡、乌金峡等水电站的施工,马丽琼参与了30余个国内外重点项目的招投标和经营管理工作,当初“看见数字就头疼”的“小萌新”,渐渐蜕变为对每个项目合同价格、成本数额都铭记于心的“活账本”。

2007年,公伯峡水电站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作为建设者,马丽琼倍感荣耀,那份属于水电建设者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意大利贵宾会-贵宾会官方网站的汗水,正点亮一片片深山。马丽琼说:“参建公伯峡水电站不仅让我完成了从学生到工程人的蜕变,也让我明白,扎根一线,是最好的成长。”

这一年,马丽琼被调到水电三局西北分局总部工作,不久,兰州附近一个项目开始招标,马丽琼毛遂自荐,请缨请战。

“丫头片子逞什么能?”“一个女孩子家家的,那么拼干啥?在施工企业能干出个啥来?”面对质疑,马丽琼以行动作答。随后的15天里,在乌金峡水电站项目营地,有一间办公室的灯每天都是在凌晨三四点才熄灭,这盏灯下是马丽琼带领的团队,这次任务圆满完成,也让她成为同事们眼中的“铁娘子”。

她所在的单位也相继在甘肃、青海中标了一批项目。这是马丽琼团队辛勤工作的最佳回报。马丽琼也相继荣获“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陕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坚持:惟奋争方能致远

2018年9月,公司参与一个基建项目的投标,马丽琼带领团队迅速进入“战时模式”,连续7天7夜加班调整标书,竞投多个标段。忙碌的状态,竟让她忘了这是儿子上小学的第一周。

“最煎熬的是最后一个标段”,可当看到评标结果的一刹那,马丽琼委屈得放声大哭,“0.06分啊!意大利贵宾会-贵宾会官方网站仅仅以0.06分的微弱差距落败……”

回到办公室,大家等她开总结会,对这次投标过程进行复盘。看到同事们脸上写满了失望,她意识到,作为“头儿”,自己首先不能消沉。

“走,会议取消,我请大家吃火锅!”热气腾腾的席间,气氛逐渐活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脑洞”不断打开,“点子”不断涌出,“火花”不断燃起,士气也不断重振。

伴随着中国基建出海的步伐,马丽琼调到水电三局国际工程公司,负责海外项目前期策划、履约管理、成本控制及尾工项目清理等。出海,不仅需要过硬的驾船本领,更需要迎击大风大浪的意志。

马丽琼意识到,“前期策划如同围棋的布局阶段,看似只占项目周期的10%,却决定了90%的经济效益和风险敞口。”2021年以来,公司在中西非、东南亚承建了多个项目,在进行成本分析和实施策划时,马丽琼和她的团队对项目进行推演,对照清单标准,提出风险源,明确控制点。实施中,制订管理预案,规避经营风险,多个项目实现了盈利。

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是某项目的合同变更。为完成变更谈判,她带领团队历时三年、多次往返,最终为企业争取到了经济补偿。

那些天,她在同事眼中的状态:不是打电话、就是开视频会议,要不就是在电脑前一坐大半天。正是这种韧劲,使得很多老大难的尾工项目一个个被“啃”了下来。

2021年,在参与菲律宾某项目的合同谈判时,马丽琼和她的团队遭遇了典型的“文化认知差”困境,“语言差别、信息差别和谈判技巧”往往决定了谈判结果。事后,马丽琼和团队建立了“三维预判机制”:组建双会议室,语言相互切换,培养自主谈判的合同人员并提前交底,提前设置"底线条款"确保在谈判中快速反应。这次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隐性博弈”让马丽琼深刻认识到:真正的国际化不是语言转换,而是思维方式的切换。

入海关,出海关,南来北往随征雁,回头万水千山——这是马丽琼的工作常态。她的丈夫刘林元说:我最佩服她的,就是一个个头不高的中国女人,常年奔波于中国、东南亚和非洲之间。

值得:爱可以跨越山海

和儿子说出差,对马丽琼来说是一个难题。2024年11月,12岁的孩子刚上初中一年级,就在这时,老挝某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却要开始了。

“当我忐忑地告诉儿子要出差一个月时,他先是拽着我衣角说‘太久了’,突然又挺直腰板,‘妈妈,你去吧,我没问题的!我会设三个闹钟起床,可以自己上学的……你早去早回,我会想你的’”。

马丽琼说:“儿子越懂事,我越心酸。”

“守护万家灯火的人,自己的灯火永远有人守护”。在老挝期间,马丽琼总会在周末收到爱人和儿子发来的“一周纪实”,那是爱的交流和亲情的传递。

在伊拉克示范学校项目,当标有POWERCHINA的车经过收费站时,伊拉克人会竖起大拇指说“Thank You”;在几内亚,当地村民会主动和中国建设者合影拍照。更让马丽琼自豪的是:凯乐塔水电站被印在几内亚最大面值的纸币20000法郎上,并成为中国与几内亚建交60周年纪念邮票的图案之一;南欧江梯级水电站成为老挝打造“东南亚蓄电池”的支撑性项目……

中国人的基建,多了些点赞,电建人的奉献,少了些浪漫。马丽琼的家庭聚少离多,丈夫希望她花点心思做做家务,收拾美化一下房间。但这,似乎也是一种奢望。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