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贵宾会-贵宾会官方网站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匠心筑梦三十载,水电强将写担当
——记国家级技能大师周敏利的奋斗人生
来源:水电十四局 作者:王怡 时间:2025-04-28 字体:[ ] 分享:

1997年盛夏,二十岁的周敏利怀揣着对水电事业的热忱,走进水电十四局大门。这个来自云南的年轻人不会想到,未来二十八载春秋,他的足迹将遍及祖国大江南北,远至非洲大陆,在20余座水电站建设中,用双手铸就一段“大国工匠”传奇。从金沙江畔到雅砻江边,从云岭山脉到非洲高原,凭精湛技艺与担当精神攻克无数技术难关,书写着新时代水电人的责任与担当。

匠心筑梦:扎根一线写担当

初入行的周敏利被分配到云南黑白水电站。白天,他跟着师傅爬机组、拧螺栓,工作服上总是沾满油污;晚上,他就在宿舍研究图纸。

2007年,周敏利作为小湾水电站机电安装生产一线的施工队长,带领全队人员从主变洞室群到尾水出口调压井,从主厂房最底层的渗漏井到最高处的800吨桥机轨道预埋,他扎根施工现场,日夜钻研,细究每道工序,于海量资料中寻突破,反复打磨方案。最终通过几项技术改造,用时6个月完成2套蜗壳安装,较原计划工期提前2个月。

荣誉簿上记录着他的成长轨迹:2006年云南省水轮机安装工技能大赛“技术状元”、2008年云南省劳动模范、2016年荣膺“云岭首席技师”并挂牌成立大师工作室、2021年首届电建集团“电建工匠”;2022年晋升集团公司特级技师并创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23年入选中央企业“大国工匠”培养计划,同年被聘为水电十四局水轮发电机组安装领域首席专业技术带头人……

每一个荣誉背后,都是无数个不眠之夜和浸透工装的汗水。他以步步攀登的足迹,诠释着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

技术攻坚:科技险峰勇攀登

技术是立身之本,创新是突破之魂。福建棉花滩水电站建设中,水轮机导叶间隙调整、大轴预紧力不足成为“卡脖子”难题。传统工艺需要反复拆装,一个调整周期延误就会耽误后续安装工序,正是施工黄金期,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困境,他带领团队昼夜鏖战,革新工艺工法,将“行业难题”转化为“示范样本”。

三峡最大,锦屏最难。2010年,他投身国内施工难度顶尖的锦屏一级项目,肩负水轮发电机安装调试重任。

2012年8月,在锦屏电站,可谓遇到职业生涯“拦路虎”。机组推力轴承损坏更换方案还在研讨优化,因局部强降雨引起的泥石流灾害也随之而来,崩塌导致施工区内外道路、隧洞、桥梁受到严重破坏,交通、通讯、电力中断……天灾与技术难题同时向他扑来时,他临危不乱,迅速集结抢险小分队奔赴前线,抢修道路,恢复通讯;同时紧急制定临时方案,确保机组推力轴承损坏问题得到初步控制,避免灾害进一步扩大影响。在灾害过后,他带领团队加班加点,不仅成功完成了推力轴承的更换,还针对此次灾害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优化了应急预案和施工技术,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那一次真是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拿出来了。”他笑着说。从高山之巅到激流之畔,他以专业铸就精度,让水电之光闪耀壮丽山河。

海外亮剑:勇立潮头树丰碑

2021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时,周敏利毅然逆行奔赴布隆迪胡济巴济水电站。

压力钢管卷制是关键环节,当地设备材料短缺,大型卷板机无法适配小直径钢管卷制。周敏利扎根现场反复钻研,带领团队主持研发“不压头卷制、整圆焊接后二次回卷”的创新施工工艺,保障了钢管卷制质量与焊缝品质,该工艺被推广应用到吉吉-穆伦布韦水电站项目,成为行业标杆。

面对布隆迪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容量小、水头高且整机到货的复杂情况,周敏利积极与厂家沟通,汲取经验,创新施工工艺,提出将发电机定子、转子、机壳安装成整体后,同步进行中心、高程、水平调整,并一次浇筑混凝土的方法。此工艺使同类型机组安装的人工与时间成本减少三分之一,为水电工程安装领域提供了高效施工新思路。

在厂房至坝区6.3KV架空线路施工时,山坡地形导致水泥电杆架设困难,加上疫情引发设备海运延误,工期危急。周敏利深入现场勘察,自制轻型人字扒杆,将传统一步起立的人字抱杆法改良为两步起立,成功化解施工难题,扭转工期滞后局面。

最艰难的是送出线工程施工。布隆迪水电站原定110KV线路配套变电站施工工期严重滞后,眼看发电节点就要延误。周敏利大胆提出临时改造方案,利用现有设备搭建过渡系统,弥补外方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与效益损失。如今,布隆迪胡济巴济水电站3台机组依此方案已安全运行两年多,发电量超6000万度。

薪火相传:匠心育才守初心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今,周敏利技能大师工作室已成为水电十四局在水轮机发电安装工艺领域“黄埔军校”。

依托工作室,他积极发挥特级技师的传帮带作用,带领年轻一代技术员穿梭在机组轰鸣的厂房,将毕生技艺化作传承密码。运用独创的“三带三练”培养模式(带思想、带作风、带技能,练基本功、练绝活、练创新)培养出100多名技术骨干,用布满老茧的手掌托起新一代水电人的成长。

面对“为何坚守”的疑问,这位佩戴党员徽章的老党员轻抚胸章:“水电人的阵地就在机组旁。”当璀璨星河漫过山脉的脊线,他依然在机组旁续写誓言:“生命与荣耀皆属水电事业,此志从前未改,往后亦然。”

再启新程:泰山之巅续华章

泰山脚下,汶水河畔,再启程。2024年,周敏利挑起山东泰安二期抽水蓄能电站机电安装重任。这个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超级工程,又将创下多项行业纪录。

周敏利搭档罗加贵常对新入职大学生说:“大家放心干,有意大利贵宾会-贵宾会官方网站‘大国工匠’周大师坐镇,一切艰难险阻都可以战胜。”周敏利之于山东泰安二期抽蓄电站机电安装项目,恰似泰山石之于泰安人,是项目定海神针般的存在。用坚如磐石形容人,是因性格沉稳;若形容周敏利,则是因他精湛的技术、20多个项目的丰富经验,以及从基层技术员到技能大师的奋斗历程。

从金沙江的滔滔浪涌到雅砻江的粼粼波光,从云岭山脉的蜿蜒壮丽到非洲高原的广袤无垠,他如水电站里永不停转的发电机组,以中国共产党员的赤诚、工匠精神的执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持续迸发磅礴能量!

工作中的周敏利

【打印】 【关闭】